3月27日下午,学校在外宾楼101室举行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群内涵建设工程第二批项目启动仪式。校党委书记陆建非、校长张民选、副校长丛玉豪、校长助理刘晓敏、各项目负责人、相关职能部处领导、学院院长等出席启动仪式。会议由校长助理刘晓敏主持。

在仪式上,丛玉豪介绍了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群内涵建设工程第二批启动项目的名称、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要求以及各个子项目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明确了组长和执行组长的主要责任。他强调要做好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保证项目的细化与分解顺利进行;项目建设要按照有关制度规定,认真使用好每笔经费,做到依法合规;要强化过程监控,做好中期检查工作;要严格按照目标承诺,接受学校和上级部门的检查评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高度关注时间节点,无论是资金使用,还是成果显现,都要按照项目任务书的要求,在确定的时限内完成任务,要确保资金合规、高效地使用。他还对市教委内涵建设工程的会议相关精神进行了通报。

张民选和各项目执行组长逐一签署了《项目任务书》,陆建非向各项目执行组长颁发了经费本。人文学院院长苏智良教授和人事处处长陈昌来,分别作为学院代表和部处代表作了发言,一致表示会严格按照市教委和学校规定,妥善利用好这笔资金,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有力推动学科专业的建设,为学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张民选在随后的讲话中指出,启动仪式标志着我校内涵建设项目的全面启动。这只是学校内涵建设工程的第一个项目,我们接着还要积极申报第二个项目,进一步做好非师范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工作。在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当下的建设任务,而是要立足长远,要从未来学校所要实现的卓越目标结合起来考虑今天的建设问题。大学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不同的目标定位将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只有立足高远,才能够推动学校不断奋进,才能不断做强。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充分利用国家和上海市政府大力推进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契机,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绩效意识,认真用好项目资金,要积极推进各学科之间的协同,集中力量干大事。要在规范资金使用的基础上,不断取得创新性成果,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使学校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陆建非在发言中指出,内涵建设项目工程是我校发展的一次历史机遇,首批项目的全面启动可以进一步强化和突出学校固有的教师教育特色。这是一种全新的模式,更是一种新的责任。我们要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本着对学校教师教育历史发展、对政府和人民所投入资金、对全校师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认真思考、精心规划,要有效地用好每一笔资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见物更见人,更要在见人中更见思想观念和模式的创新。要在创新中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公共服务能力,要在课程教学的改革中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供稿:内涵办 摄影:孟群)

在仪式上,丛玉豪介绍了教师教育学科专业群内涵建设工程第二批启动项目的名称、主要建设内容、建设要求以及各个子项目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明确了组长和执行组长的主要责任。他强调要做好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保证项目的细化与分解顺利进行;项目建设要按照有关制度规定,认真使用好每笔经费,做到依法合规;要强化过程监控,做好中期检查工作;要严格按照目标承诺,接受学校和上级部门的检查评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高度关注时间节点,无论是资金使用,还是成果显现,都要按照项目任务书的要求,在确定的时限内完成任务,要确保资金合规、高效地使用。他还对市教委内涵建设工程的会议相关精神进行了通报。

张民选和各项目执行组长逐一签署了《项目任务书》,陆建非向各项目执行组长颁发了经费本。人文学院院长苏智良教授和人事处处长陈昌来,分别作为学院代表和部处代表作了发言,一致表示会严格按照市教委和学校规定,妥善利用好这笔资金,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有力推动学科专业的建设,为学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张民选在随后的讲话中指出,启动仪式标志着我校内涵建设项目的全面启动。这只是学校内涵建设工程的第一个项目,我们接着还要积极申报第二个项目,进一步做好非师范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工作。在学科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关注当下的建设任务,而是要立足长远,要从未来学校所要实现的卓越目标结合起来考虑今天的建设问题。大学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不同的目标定位将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只有立足高远,才能够推动学校不断奋进,才能不断做强。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要充分利用国家和上海市政府大力推进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契机,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绩效意识,认真用好项目资金,要积极推进各学科之间的协同,集中力量干大事。要在规范资金使用的基础上,不断取得创新性成果,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使学校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陆建非在发言中指出,内涵建设项目工程是我校发展的一次历史机遇,首批项目的全面启动可以进一步强化和突出学校固有的教师教育特色。这是一种全新的模式,更是一种新的责任。我们要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本着对学校教师教育历史发展、对政府和人民所投入资金、对全校师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认真思考、精心规划,要有效地用好每一笔资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见物更见人,更要在见人中更见思想观念和模式的创新。要在创新中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公共服务能力,要在课程教学的改革中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供稿:内涵办 摄影:孟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