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沈晓明赴海湾大学园区调研青年教师住房问题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3-01浏览次数:3640


        2月29日上午,副市长沈晓明在市政府副秘书长翁铁慧、市教委主任薛明扬的陪同下,前往奉贤海湾大学园区专题调研青年教师住房问题,并与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举行座谈,共商破解这一难题的良策。


        市发展改革委总经济师翁华建、市建设交通委副巡视员裴晓、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副巡视员李东、市规划国土资源保障局副总工程师姚凯,奉贤区区委书记时光辉、副区长钱雨晴、缪京,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副校长杨存忠,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祁学银、院长卢冠忠,我校领导陆建非、张民选、黄刚、王莲华、张国凤、杨卫武、丛玉豪、高建华、柯勤飞等出席在上海师大奉贤校区迎宾楼会议室举行的专题调研座谈会。

        据悉,针对高校青年教师住房困难一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俞正声、市长韩正多次作出指示要认真研究解决,副市长沈骏、沈晓明数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这一问题,并指示有关部门认真调研,提出设想。此次市政府专程将高校青年教师作为一个特殊人群,就其住房问题给予特别研究对待,尚属首次,足见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解决这一难题的决心。

        座谈会上,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副巡视员李东将该局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就解决奉贤大学城青年教师居住问题的基本途径、政府支持公租房建设运营的主要政策、下一步需落实的工作等三方面作了汇报。其中基本途径有三:一是购买共有产权保障房;二是集中建设公租房和单位租赁房;三是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教师宿舍。而主要政策包括建设管理、税费征收、信贷融资等方面。需落实的工作主要有:教委要抓紧调查奉贤大学城青年教师住房需求情况;奉贤区和教委要加强对接,落实具体实施方案。

        奉贤区区委书记时光辉说,对海湾大学城青年教师住房问题,区委区政府极为重视,多次专门研究,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拿出了两套解决方案:一是在南桥地区拿一块地,建一批专门面向青年教师的公租房;二是利用国药集团的240亩地建一块单位的租赁房。如果方案得到上级批准,区里打算今年将彻底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

        我校校长张民选在发言中指出,上海师大现有外省市籍青年教工近700人,在目前无力购买商品房之际,如果在奉贤海湾区建一批公租房,并实行先租后售,必将大大缓解学校的压力,同时让青年教师居有所住,安心工作,一解他们的后顾之忧。

        我校党委书记陆建非结合社区和校区的建设理念,就修建体育场馆及商业配套设施等提出了一些极具创意的设想。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等高校领导也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副市长沈晓明在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感谢奉贤区委区政府对高校青年教师住房问题的重视和关心,并指出,青年教师在住房问题上可谓“夹心层”,一方面他们达不到申请保障房的要求,另一方面又无经济实力去购买商品房,因此我们必须给予他们特殊的关注和特别的关心。我们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在住房保障体系的框架内,通过合理的市场化运作,帮助他们妥善解决住房难题。从目前来看,先建公租房,三五年后再让他们过渡到共有产权房,这一循序渐进的方案较为符合实际,所以大家对奉贤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方案都一致表示赞同,接下来就看具体落实了。


        针对下一步的工作,沈晓明对相关部门提出了几点希望和要求:希望市教委与奉贤区委区政府及住房管理部门尽快认真研究,拿出一个更加具体详尽的方案;同时要研究解决针对青年教师的住房补贴事宜,补多少怎么补,可酌情量力而行;要协调各相关高校调研青年教师的住房需求,力求数据准确,并把好申请关,要让市委市政府的关怀真正落实到每个住房困难的青年教师身上;要统筹考虑海湾园区的体育场馆、卫生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力争让各高校共享资源。希望奉贤区委区政府就方案中的有关细节抓紧与相关部门对接协调。希望市发改委、市建交委、市住房保障局、市规划国土局等职能部门在加快有关报告的审批中给予全面支持。另外,也希望上海师大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海湾园区建立优质的幼儿园、附小、附中,为园区各高校青年教师的子女入托上学等提供服务。
 
        座谈会前,副市长沈晓明在校领导的陪同下还参观了我校奉贤校区图书馆,视察了学生食堂。
(供稿:宣传部  作者:姚骥  摄影:左克难)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