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学校召开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会并部署2012年就业工作。校领导陆建非、张民选、黄刚、王莲华、茅鼎文、张国凤出席,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政正职、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就业专职辅导员以及毕业班辅导员、学生代表等参加会议。此次会议得到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领导和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会议发布《2011年上海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莲华作了题为《深化就业工作内涵,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报告。他指出,我校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顺利完成,各项重点工作有序落实,并从夯实工作基础、深化生涯教育、细化就业服务、推进创业教育、注重调查研究等五个方面对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绩做了总结。同时,他强调,2012年共有本专科毕业生6076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要全力以赴做好2012届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做好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科学管理水平,构建分层、分类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做好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拓展中外合作办学等国际交流项目,加强跨校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创业教育和创业服务长效机制,做好就业实习实践市场一体化建设等八个方面的工作。
校长张民选指出,要认清就业形势,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工作,培养卓越教师和培养都市新人;强化部门职能,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和服务;强化全员育人,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特别强调,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培养学生,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发展服务,对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以及就业指导,要主动对接社会,加强职业化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指导水平,开创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最后,校党委书记陆建非指出,就业质量本质上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现,要通过进一步提高考研率和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办出学校特色和亮点,提高国际知名度;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改变就业模式,进行分类指导,适合市场选择,符合社会需要。
会上对2011年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就业课程教学大赛获奖集体和个人进了表彰。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学院院长王全喜、商学院辅导员徐丽芳以及现就职于上海电视台的人文与传播学院2011届毕业生张芸,分别作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以及毕业生代表做了交流发言。学工部负责人就上海市大学生就业工作创新基地项目成果做了汇报。会上还聘任了徐汇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主任、世界500强英迈(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交通银行总务部副总等15位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特聘讲师。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莲华作了题为《深化就业工作内涵,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报告。他指出,我校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顺利完成,各项重点工作有序落实,并从夯实工作基础、深化生涯教育、细化就业服务、推进创业教育、注重调查研究等五个方面对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绩做了总结。同时,他强调,2012年共有本专科毕业生6076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要全力以赴做好2012届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做好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科学管理水平,构建分层、分类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做好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工作,拓展中外合作办学等国际交流项目,加强跨校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创业教育和创业服务长效机制,做好就业实习实践市场一体化建设等八个方面的工作。
校长张民选指出,要认清就业形势,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工作,培养卓越教师和培养都市新人;强化部门职能,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和服务;强化全员育人,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特别强调,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培养学生,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发展服务,对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以及就业指导,要主动对接社会,加强职业化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指导水平,开创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最后,校党委书记陆建非指出,就业质量本质上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现,要通过进一步提高考研率和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办出学校特色和亮点,提高国际知名度;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改变就业模式,进行分类指导,适合市场选择,符合社会需要。
会上对2011年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就业课程教学大赛获奖集体和个人进了表彰。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学院院长王全喜、商学院辅导员徐丽芳以及现就职于上海电视台的人文与传播学院2011届毕业生张芸,分别作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以及毕业生代表做了交流发言。学工部负责人就上海市大学生就业工作创新基地项目成果做了汇报。会上还聘任了徐汇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主任、世界500强英迈(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交通银行总务部副总等15位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特聘讲师。
(供稿:学工部 摄影: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