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钰受聘我校荣誉教授 沪上媒体争相报道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1-03-03浏览次数:2302


        国际著名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博士于3月1日应邀作客我校2011“学思湖海外名师讲坛”,受聘为“荣誉教授”。授聘仪式结束后,李昌钰博士以“The Story of My Life—As in Famous Cases”(我的人生分享——以著名案件为例)为题作了别开生面的讲座。连日来,解放日报、新闻晚报、新闻晨报、新民网、东方网、上海政府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纷纷给予报道和转载。部分报道摘编如下:


来源:解放日报 2011年3月2日 06版 科教卫新闻•社会新闻
标题:著名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来沪受聘上海师范大学荣誉教授
作者:徐瑞哲
转载:上海政府网、东方网

         从“9•11”事件到克林顿性丑闻,从橄榄球星辛普森杀妻案到我国台湾“3•19”枪击案,这些重大疑案的背后,都活跃着一位“神探教授”的身影,他就是著名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博士。3月1日,李昌钰闪电来沪,受聘为上海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做客“学思湖海外名师讲坛”。2个多小时里,他边讲课、边出题、边耍幽默,还向答对的大学生频频抛出一枚枚“警徽”作为奖品。

  李昌钰生于江苏,随母迁往台湾,赴美留学、工作、生活。有人叫他美国“包青天”,也有人叫他东方“福尔摩斯”。他今年73岁,在50年的探案生涯中,侦办案件近8000件,平均每年接手160件左右;还获世界各国、各机构嘉奖800多次,平均每年领奖16次左右。目前,他仍担任众多社会职务,如康州警政刑事科学中心总监、美国国家犯罪现场鉴识科技中心主任、美国纽黑文大学法医学全职教授,以及其他国家约20所大学的教授和名誉教授。

  如此“百忙”,如何应对?李昌钰展示了一张“时间表”:一年8760小时,例行工作时间1642.5小时,睡觉3285小时,吃喝1095小时,“有意义事务”730小时,浪费2007.5小时。因为时间总量守恒,所以,李昌钰“吝啬”每一小时,每天只睡4至5小时,“这样一来,我一年可以省出1600多小时”。老伴说他是“吸尘器”,因为他吃饭速度极快,常常没等最后一道菜上桌,就早早用餐完毕。他笑言,任美国康州警政厅厅长期间,曾同时主持7个会议,在7个会议室间“车轮大战”,以提高行政效率。

  在传奇人生背后,这个时间管理上的专家始终做到神探、教授“两手抓”,至今发表论文200余篇,撰写著作20余本,编辑十余种刑事鉴定专业刊物。李昌钰告诉大学生,自己每天不多写,但至少写一页纸。“这样,一年就有多少页?”他现场发问。“365页!”学生们纷纷回答。可他却说:“不对,应该是365.25页。”的确,每四年一闰,有366天——他真是个精确到分秒的时间“吝啬鬼”。



来源:新闻晚报 2011年3月2日 A2叠08版:教育
标题:“神探”李昌钰受聘上师大荣誉教授
作者:张茜茜
转载:凤凰网

        有美国“包青天”、中国“福尔摩斯”、国际的“世界神探”之称的李昌钰博士昨天受聘成为上海师范大学荣誉教授。据悉,李昌钰博士现为美国国家犯罪现场鉴识科技中心主任、美国纽海文大学首席教授,美国康州大学、奎尼皮亚克大学、TZEAN医学院等十八所美国及国外大学的教授和名誉教授。昨天受聘仪式后,李昌钰博士还做客上师大“学思湖海外名师讲坛”,为大学生举行了名为 “我的人生分享——以著名案件为例”的专题讲座。



来源:新闻晨报 2011年3月2日 A24版 上海|教育
标题:“神探”李昌钰上师大演讲,听众爆棚
作者:董川峰

       “一个人要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自我改进,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昨天下午,国际著名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思湖海外名师讲坛”上为大学生演讲,主题为“我的人生分享——以著名案件为例”,演讲现场座无虚席、整场爆满。从求学经历讲到对国际刑案的剖析,李昌钰的风趣和自信极具感染力,让师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我不是一生下来,就喜欢当警察的,从小我立志打篮球,可惜教练给我的回答是再长高2公分后来试试吧。”他告诫大学生,人到世界上只有一次的机会,要尽力为自己、为家庭、为国家作出贡献。他说:“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供稿:宣传部)

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