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大类、8000余名世博志愿者、18个模拟世博场馆和城市文明站点、5.7公里设计参观路线、15万个积分点,在5月19日的校园中,世博的“高温”已经提前降临,“心之奉献,微笑世博”上海师大世博志愿者模拟岗前实训活动在奉贤校区拉开帷幕,为7月初我校志愿者整建制进入园区服务做好准备。
世博志愿者模拟岗前实训的现场也引来了不少来自法国、德国、比利时的留学生的参观。参观期间,在相关同学的耐心讲解下,他们了解了活动的内容和各场馆的游戏规则也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和各个场馆合影。当看到每个测试点前排成长龙的志愿者时,他们都不禁为师大学子投身世博的热忱和忘情所惊叹。
参观至德国馆时,来自德国的留学生Juliane Gabert和Hendirk Homann看到由体育学院负责的德国馆,不禁连连赞叹,并立刻上前询问谁是制作者,如何取材。得知后,两位留学生表示非常高兴,竖起大拇指连声表示“perfect”,并与“小小建筑师”合影。他们在参观了所有展馆后表示,模型都制作得相当精致,有的甚至比园区内的场馆更有看头,品起来更有味道,更贴近真实。
当长宽分别为1.6米×1.6米的中国馆展现在师生面前的时候,鲜红的色彩、酷似的造型、活泼的海宝引来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也引来了外国留学生的关注和参观。由金融学院搭建的中国馆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最具热门人气的场馆。
学院志愿者骨干队伍根据中国馆形状进行缩放,同时实地前往勘探、学习,几经周折,上下推敲,反复酝酿,终于决定出最后的制作方案。同时在学院明星志愿者的秩序引导下,来参观的学生井然有序,顺利通过场馆介绍,知识问答,敲章留念等各个环节。记者采访了排队的学生,大家普遍表示尽管队伍很长,太阳也很大,但是还是希望可以得到具有纪念意义的中国馆图章,也想看看中国馆宏伟的模型。
学生李喆晨在介绍德国馆时专注的样子,以及他热爱德国馆的专注申请吸引了记者的视线,他侃侃介绍:“德国馆是融最低碳的方式,最全情的投入,最in 创意为一体的设计理念,利用废弃的吸管搭建出德国馆复杂的外型,再用使用过的A4纸贴出德国馆的外墙……”经了解,在有了创作的想法后,他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展馆的搭建中,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吃饭和睡眠时间,连他的队友们都因为他的全情投入为之感动与振奋。经过了两天的奋斗,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完成了相似度极高的模拟展馆。
沿着用绿丝带围成的栏杆,将所有参观的师生引入了一片绿色的海洋,绿色的沙特阿拉伯馆,绿色的志愿者服装,绿色的爱心墙共同组成了完美的画卷。参观了场馆的学生们一致认为,沙特阿拉伯是相似度最高的场馆,虽然外形独特也不好把握,但旅游学院的师生将其发挥的惟妙惟肖。据悉,旅游学院创作团队为了将场馆做到逼真,不走样,不断推敲,反复度量,寻找受力点,不仅在外观相似,在内部梁架结构也相应成形。
废弃的KT板,回收的易拉罐,再利用的光盘,以及彩绘的创意使得信息学院的10名同学自信满满,欣喜不已,侃侃介绍他们所制作的城市未来馆的低碳理念。城市未来馆的外形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但要做好,队员们还是经过了一番讨论,最后他们就地取材用旧的KT板搭建外墙,用废弃的光盘制作蝴蝶型的太阳能板,回收喝完的易拉罐作为他们的彩色墙,用手绘的图画绘制场馆的墙,但由于需要的材料较多,他们还发起每个寝室自发捐献材料,倡导绿色理念。日前,整个场馆环保低碳的设计理念已一点一滴融入专业学习、植入生活。
本场世博志愿者实训活动每个志愿者都收获颇丰,收集了各类的印章,留下了自己在世博志愿者成长道路上的印记。经过一天的活动,人文学院08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高歆同学第一个横穿了整个占地80余万平方米的奉贤校区,倾情参观体验了18个模拟场馆,并完成了相应场馆的介绍和答题环节后,获得了360分的积分,成为了今天当之无愧的“最牛积分王”。在得到这个光荣的称号好后,她豪情满志地喊出:“我是最牛积分王!世博服务看我的!”。
在采访中,她表示收集这些印章非常有意思,在活动未开始前就已经研究了奉贤校区的地图,设计好实训路线,希望能通过活动,提前感受世博气息,熟悉场馆,为日后更好地服务积累经验。此外,尤其是当她听说了《志愿印绩》是上师大独家制作的,感觉到特别自豪。
活动中,蓝白相间的小册子——《志愿印绩》几乎在学生们中人手一册,这本将记录下志愿者成长历程的小本子让大家兴奋不已。“今天你‘印’了吗?”,成为师大校园里时下最in问候语,大家时不时互相询问“今天你‘印’了几个章?”“你搜集到多少签名了?”“我们去日本馆看看吧!”《志愿印绩》已成为我校志愿者们专属的“成长纪念册”,有着精美的装帧、独特的理念、个性的设计,一经发行便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张睿婧 陈瑶 赵薇 陈文琼)
世博志愿者模拟岗前实训的现场也引来了不少来自法国、德国、比利时的留学生的参观。参观期间,在相关同学的耐心讲解下,他们了解了活动的内容和各场馆的游戏规则也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和各个场馆合影。当看到每个测试点前排成长龙的志愿者时,他们都不禁为师大学子投身世博的热忱和忘情所惊叹。
参观至德国馆时,来自德国的留学生Juliane Gabert和Hendirk Homann看到由体育学院负责的德国馆,不禁连连赞叹,并立刻上前询问谁是制作者,如何取材。得知后,两位留学生表示非常高兴,竖起大拇指连声表示“perfect”,并与“小小建筑师”合影。他们在参观了所有展馆后表示,模型都制作得相当精致,有的甚至比园区内的场馆更有看头,品起来更有味道,更贴近真实。
当长宽分别为1.6米×1.6米的中国馆展现在师生面前的时候,鲜红的色彩、酷似的造型、活泼的海宝引来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也引来了外国留学生的关注和参观。由金融学院搭建的中国馆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最具热门人气的场馆。
学院志愿者骨干队伍根据中国馆形状进行缩放,同时实地前往勘探、学习,几经周折,上下推敲,反复酝酿,终于决定出最后的制作方案。同时在学院明星志愿者的秩序引导下,来参观的学生井然有序,顺利通过场馆介绍,知识问答,敲章留念等各个环节。记者采访了排队的学生,大家普遍表示尽管队伍很长,太阳也很大,但是还是希望可以得到具有纪念意义的中国馆图章,也想看看中国馆宏伟的模型。
学生李喆晨在介绍德国馆时专注的样子,以及他热爱德国馆的专注申请吸引了记者的视线,他侃侃介绍:“德国馆是融最低碳的方式,最全情的投入,最in 创意为一体的设计理念,利用废弃的吸管搭建出德国馆复杂的外型,再用使用过的A4纸贴出德国馆的外墙……”经了解,在有了创作的想法后,他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展馆的搭建中,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吃饭和睡眠时间,连他的队友们都因为他的全情投入为之感动与振奋。经过了两天的奋斗,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完成了相似度极高的模拟展馆。
沿着用绿丝带围成的栏杆,将所有参观的师生引入了一片绿色的海洋,绿色的沙特阿拉伯馆,绿色的志愿者服装,绿色的爱心墙共同组成了完美的画卷。参观了场馆的学生们一致认为,沙特阿拉伯是相似度最高的场馆,虽然外形独特也不好把握,但旅游学院的师生将其发挥的惟妙惟肖。据悉,旅游学院创作团队为了将场馆做到逼真,不走样,不断推敲,反复度量,寻找受力点,不仅在外观相似,在内部梁架结构也相应成形。
废弃的KT板,回收的易拉罐,再利用的光盘,以及彩绘的创意使得信息学院的10名同学自信满满,欣喜不已,侃侃介绍他们所制作的城市未来馆的低碳理念。城市未来馆的外形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但要做好,队员们还是经过了一番讨论,最后他们就地取材用旧的KT板搭建外墙,用废弃的光盘制作蝴蝶型的太阳能板,回收喝完的易拉罐作为他们的彩色墙,用手绘的图画绘制场馆的墙,但由于需要的材料较多,他们还发起每个寝室自发捐献材料,倡导绿色理念。日前,整个场馆环保低碳的设计理念已一点一滴融入专业学习、植入生活。
本场世博志愿者实训活动每个志愿者都收获颇丰,收集了各类的印章,留下了自己在世博志愿者成长道路上的印记。经过一天的活动,人文学院08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高歆同学第一个横穿了整个占地80余万平方米的奉贤校区,倾情参观体验了18个模拟场馆,并完成了相应场馆的介绍和答题环节后,获得了360分的积分,成为了今天当之无愧的“最牛积分王”。在得到这个光荣的称号好后,她豪情满志地喊出:“我是最牛积分王!世博服务看我的!”。
在采访中,她表示收集这些印章非常有意思,在活动未开始前就已经研究了奉贤校区的地图,设计好实训路线,希望能通过活动,提前感受世博气息,熟悉场馆,为日后更好地服务积累经验。此外,尤其是当她听说了《志愿印绩》是上师大独家制作的,感觉到特别自豪。
活动中,蓝白相间的小册子——《志愿印绩》几乎在学生们中人手一册,这本将记录下志愿者成长历程的小本子让大家兴奋不已。“今天你‘印’了吗?”,成为师大校园里时下最in问候语,大家时不时互相询问“今天你‘印’了几个章?”“你搜集到多少签名了?”“我们去日本馆看看吧!”《志愿印绩》已成为我校志愿者们专属的“成长纪念册”,有着精美的装帧、独特的理念、个性的设计,一经发行便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张睿婧 陈瑶 赵薇 陈文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