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教育 2021年6月18日
标题:于漪发来寄语!上师大附属杨浦滨江实验小学揭牌
记者:曹轶姗
杨浦滨江地区是我们上海开拓发展的新景点,聚集了上海历史的文脉,展现了上海当今的灿烂,还预示着上海的辉煌。在这里办一所实验小学,是非常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于漪
今天(6月18日)下午,上海市杨浦区委区政府和上海师范大学展开合作共建的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滨江实验小学揭牌,人民教育家于漪发来寄语并亲自题写校名。
于漪寄语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同学、各位同志:
大家好!
今天是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滨江实验小学揭牌的大好日子,我这位鲐背之年的老教师,特致以衷心的祝贺。
滨江地区是我们上海开拓发展的新景点,聚集了上海历史的文脉,展现了上海当今的灿烂,还预示着上海的辉煌。在这里办一所实验小学,育中国后代的良种,这是非常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最重要的是人的培养,因为人才是国家兴旺发达的第一原动力,而人的培养要从小抓起,苗要正、根要深。
我们滨江实验小学承担这样一个光荣的任务,又是在上海杨浦的窗口地带,我想,要充分发挥我们老师的智慧和才能,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孩子德智体美劳每个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如习主席讲的,在人生起点就扣好了衣服上的第一个纽扣,为将来成为中国的人才,成为中国的建设者、接班人,创造极有意义的功勋。
祝愿我们的学校办得人民满意,办得色彩纷呈。
谢谢大家!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杨浦区委书记谢坚钢,杨浦区委副书记、区长薛侃,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峥嵘,杨浦区副区长王浩,杨浦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叶靖,杨浦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卜健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仪式由卜健主持。
林在勇、谢坚钢、薛侃、张峥嵘、王浩共同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滨江实验小学揭牌
此次上海师范大学与杨浦区共同站在“十四五”新的起点上,践行人民城市建设重要理念,紧紧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目标,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谋发展为原则,探索构建UGS(高师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共同合作的基础教育改革新范式,联手发力建立具有高师院校全息要素融入的优质基础教育学校。
携手将曾经被棚户区包围的简陋小学打造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是杨浦区和上海师范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聚焦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重要成果,真正彰显着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温度和担当。在建党百年前夕,这也是一个献礼,也是开新局、办实事的民生工程。
杨浦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卜健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滨江实验小学的前身为杨浦区内江路小学。内江路小学建校于1959年,主要解决附近地段儿童的入学问题。2003年9月,为保障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益,根据杨浦区教育局的布点要求,学校接纳了大量随迁子女入读,并开展融入教育的实践研究。
2019年,学校师生迎来了迁入新校区的喜讯,新校区位于杨浦滨江,占地面积达17051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硬件设施高端齐全,适应新时代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滨江实验小学校园
在杨浦区人民政府、杨浦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上海市重点建设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智慧资源将融入校园,用专业的力量推动学校课程教学、师资研训,教育研究极大的发展。
杨浦滨江实验小学将成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实习基地、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科研基地校、上海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上海师范大学综合美育实验基地学校、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顾绣传承基地传习点。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实习基地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有着悠久和辉煌的办学历史,是新中国小学教师培养历史上最早的专科、最早的本科、最早的硕士、最早的博士培养单位,被誉为“中国高学历小学教师的摇篮”,承担着为全国研究、实验、探索高学历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任。
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科研基地校
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科研基地校是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彰显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基因的重要特色之一。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基础教育处)以学校提出的“全面面向基础教育,全方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口号作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和完善以UGS为框架机制的、以上海师大基教集团为主体的“四级基础教育网络”的基础教育服务体系。
上海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与数字科学能力逐渐成为杰出人才选拔量表的重要指标之一。2019年上师大建立“上海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目前,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围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主题设计和开展了相关课程,并且在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上海闵行实验小学等多所小学进行了人工智能教育推广应用。
上海师范大学综合美育实验基地学校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高校中艺术学科门类最齐全、综合美育实力最强的高校。2021年获批上海高校首个“书法(师范)”专业。建有“国际电影大师工作室”、“儿童多媒体音乐剧集体工作室”等市级艺术人才工作室,建有青年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行知合唱团、舞蹈团、管乐团、手风琴乐团、长笛乐团、筝乐团和韶琴乐团等十多个专业艺术团体。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顾绣传承基地传习点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顾绣)传承基地是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基地以师承顾绣、数字顾绣和学术顾绣为工作重点,其中在师范生培养中加入顾绣非遗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建立传习点是上海师范大学师范生教育特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基地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书记徐晓明、影视传媒学院院长赵炳翔、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张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副处长陆黎英、杨浦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叶靖、杨浦区教育局局长卜健共同为5个合作项目揭牌
五大基地落户校园,共同携手在杨浦滨江生活地带,打造一所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样板校,努力成为杨浦教育、上海教育的新高地。
平凉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学生表演课桌舞《我们是滨江好少年》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滨江实验小学加入平凉路第三小学教育集团。上海市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平凉路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郑小燕兼任滨江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据郑小燕介绍,滨江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为:秀立滨江,人人出彩;办学目标是努力建成“秀立理念初步彰显,实验特色生动鲜明、教育质量绿色均衡”的示范区域、融入上海、对话世界的高品质学校,成为区域课改实践的阵地、优秀教师成长的高地、风采少年涵育的园地。学校同时提出了发现并培养学生的潜能,培养“身心健康和谐,语言素养突出、体艺融合发展、综合素养全面”的滨江“风采”少年的育人目标。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滨江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郑小燕
在办学思路上,学校将遵循“融合·创新·至秀”的原则,依据“三个嵌入、三个关照”的思路,将杨浦滨江的文化内核嵌入学校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和学校的办学理念相互关照,推动学校育人方式的整体转型;将上海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优势嵌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学校“教师成长梯”教师队伍建设相互关照,引导教师展业发展的自主提升;将杨浦教育的创智课堂嵌入学校的课堂文化打造,和学校的课堂教学相互关照,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表示,上海师范大学是一所以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目标的高校,实现高师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实践协同联动,引领基础教育改革,拥有全国排名第一的小学教育专业,上海师范大学将全面扎根于附属小学的发展,“我们的实验小学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照搬国外的基础教育方法,而是要适应新时代要求,办一所社会满意、老师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的学校,让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杨浦滨江实验小学开花结果,所有的苗都要‘秀’!”
杨浦区委书记谢坚钢
杨浦区委书记谢坚钢提出了三个期待,他说:“一是希望为滨江区域再添好学校。建设上师大附属杨浦滨江实验小学,是区委区政府调整优化滨江地区教育资源布局,打造‘优质教育集聚区’所做出的重要安排。二是希望为杨浦教育再塑金名片。作为上海的教育大区、教育强区,提供人民满意的优质基础教育,是杨浦人民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上师大是上海名师和名校长的培养‘摇篮’,在培养具有国际素养的优秀教师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三是希望双方的战略合作再上新台阶,不断深化区校合作新内涵,拓展区校合作新领域,共同为上海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杨浦区委副书记、区长薛侃
杨浦区委副书记、区长薛侃表示,杨浦区与上师大的合作历经10年,在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果丰硕,“杨浦滨江实验小学的揭牌成立,是双方延续战略合作,是进一步实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联动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期待上海师范大学充分发挥专业品牌优势,将先进的办学理念运用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在学校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培育、特色课程开设,教师队伍培养等方面,实现优质资源的倍增共享。”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影视传媒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校长办公室、基础教育处、党委宣传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杨浦区定海路街道,杨浦区教育局、区教育学院的相关人员也参加了揭牌仪式。
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GCW-wb3c8GuaBUWPF8fN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