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观察 2021年6月12日
标题:沪上首套中小学戏曲教材(读本)出版发行
记者:郭娜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
经过三年的努力,由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牵头编写的沪上首套中小学戏曲教材(读本)出版。6月11日,项目组对戏曲教材(读本)编撰的整体情况与各阶段教材特色进行了介绍。
上师大陈劲松副教授指出,沪上戏曲教育有着深厚的积淀和传统,而目前已出版的戏曲读物远远不能满足戏曲教学进课堂的需求,存在内容严重同质化的问题。而此次的教材(读本)编撰凸显了阶梯型、专业型和复合型的特点,在符合各年龄段学子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内容上下足功夫,同时又增强了思辨和比较的深度,彰显了海派文化兼容并蓄的艺术特质。
光明中学穆晓炯校长是正宗的麒派传人,他将传承戏曲艺术的深挚情怀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之中,尤其是在戏曲师资的培养上,能够紧密结合现有师资的专业背景,在唱、念、做、打四门功课上各展所长,形成了一支颇有影响力的戏曲教学团队,并作为骨干力量,连续两年协助完成了沪上中小学戏曲师资培训任务,深受好评。在谈到使用这套教材(读本)的愿景时,他强调“在中小学进行戏曲教育的主旨并非培养专业的戏曲从业者,而是以戏曲为载体,让学子们感受中华传统艺术魅力的同时,对其他科目的学习起到促进和启迪作用”。
首届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朱恒夫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戏曲几乎从零基础出发,一点点积累,一步步探索”。此外,“戏曲教材的编撰与出版可以说只是戏曲教育的第一步,戏曲师资培训与戏曲课程的推广之路还需继续努力。”
链接地址:https://www.51ldb.com//shsldb/sz/content/0179fe2d4b13c0010000df844d7e124a.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