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春上海 2021年5月27日
标题:“青春耀百年 永远跟党走”青年学子党史学习如火如荼学出实效
记者:刘昕璐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年一代的精神状态、理想信念与综合素质如何,关乎党和国家能否实现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青春耀百年,永远跟党走。今年,上海学校各级共青团组织深入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通过紧密联系青年、依靠青年、发动青年,用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涵、清晰的逻辑引领广大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让那一代热血青年的信仰浸润当代青年心灵
“于老师,明天《觉醒年代》剧组来我们复旦开交流会,我没抢到票!”5月15日下午,在反映中国共产党创建历程的高燃剧作《觉醒年代》中饰演陈独秀的演员于和伟的微博上,收到一个陌生人私信,私信里还带着委屈的表情包。
“我记得是在大礼堂啊,有那么多人吗?”于和伟很是疑惑。第二天,当剧组一行来到复旦相辉堂时,他彻底被震撼到了。同学们通过抢票,冒着雨,排着队,赶来听主创讲述《觉醒年代》台前幕后的故事,回望百年前光荣岁月,共同发出新时代的“青春宣言”。这是一场精彩热烈的校园文化活动,更是迎接建党百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的鲜活实践。
在大家的深情讲述中,《觉醒年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徐徐铺陈,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邓中夏等青年革命者形象深入人心。一群为了信仰披荆斩棘、从容赴死的青年,他们的牺牲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剧组、编剧、主演此前还相继走入同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申城高校。“革命者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中国是我的中国,也是你的中国,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剧中的经典台词,早已直抵心头,青春的共鸣,久久回荡。
《觉醒年代》编剧、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龙平平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觉得自己有责任,把这些一百年前的革命青年介绍给今天的青年,让大家知道他们、记住他们,并以他们为楷模。如今,他可以很骄傲地说,通过《觉醒年代》,中国有数以亿计的青年记住了陈延年、记住了陈乔年。“作为编剧,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与之类似,创新党史教育方式,以使理想信念弥坚,奋斗脚步不息的指路灯塔正在发挥效应。
以热门红色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来看,其主创团队最近几个月间也是频频将足迹留于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沪上高校,通过导赏讲座直接与青年对话,让青年学子真切感受党的奋进历程,从党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共产党人那一声“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令现场师生无不“破防”。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9级学生徐千宇说,在听过导赏后再去欣赏舞剧时,让自己对党史、理想信念的认知更为深透了。当15岁的少年牺牲时,每一个人都与李侠一样难忍悲痛,更是在李侠“永别了”的电波声中,潸然泪目。
徐千宇觉得,大家被触动,不仅仅是因舞台上的一幕戏,更是因为那是这片土地上一段真实的发生!红色经典越发让当下的学子相信,在如今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里,仍有电波声,声声回响。烈士们的故事会被永远铭记,在爱与信念的传递中永不消逝。
链接地址: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1/05/27/16221101111027205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