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学科建设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02-20浏览次数:1915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首家独立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学校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建立学科建设自觉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的工作机制。近期学校举办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参加的“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话语体系”全国学术会议,申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基础研究” 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也获上海市教委交叉学科建设平台立项。

       上海师范大学现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博士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建有上海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展开。学科带头人汪青松教授的专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2年入选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版工程”和新闻出版总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双百”出版工程重点出版物;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研究”近期以良好等次结项,其专著《科学发展观科学体系的三维构建》也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最近,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团队把理论学科研究与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相结合,积极参加学校领导率领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的宣讲,开展十八大精神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工作,有的教师还推出“1234工程”:紧扣“一个主题”,即十八大精神的宣讲、教学和研究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做到“两个联系”,即联系时事发展热点关注,联系学生的思想认识;开展“三种活动”,在本科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开展以“喜迎十八大,我看科学发展十年辉煌”征文和图片展活动,在硕士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中开展“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演讲活动,在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化与当代”课程教学中开展“如何抓住和用好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博士论坛;力求“四真”成效,即以教师教书、教人、教心、教行的“四教”,促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四真”。十八大精神“三进”的“1234工程”运用互动式、讨论式、研究式三种活动教学,学生展示、老师点评,形式生动活泼、课堂气氛热烈,效果很好。在课外,学生们还发给老师“课后感言”,架起了师生课上课下,课前课后心灵交流的网上桥梁。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服务、支撑、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要增强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四真”的成效。从学生们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后感言”、评教问卷和期末考试可以看出,大家都掌握了十八大精神,都表示要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做贡献。

(供稿:马克主义学院 作者:韦楚楚)

校园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