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爸妈很忙,我只有iPad做朋友”—— 上师大“准教师”呼吁社会关注“低头”儿童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4-09浏览次数:3177


来源:青年报 2015年4月9日 A07版 青年 版面头条
标题:“爸妈很忙,我只有iPad做朋友”——上师大“准教师”呼吁社会关注“低头”儿童
记者:刘昕璐



部分家长喜欢在孩子做作业时自己玩手机。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上海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的“准教师”们最近在上海各大商圈进行问卷调研,呼吁社会和家长关注3-8岁儿童“低头族”的问题,并引导儿童比较“与iPad在屋里”和“与爸爸妈妈在屋外”的不同感受。

        家长学历越高

        孩子接触电子产品越早

        信息化时代下,产生了不少的“低头族”。“00后”被称为“触屏一代”,他们出生在电子产品的包围之中,伴随iPad等电子产品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低龄儿童开始频繁接触电子产品。生活中这样的场景也俯首即拾:孩子们虽然和父母在一起,但却很安静,一直低头玩着手中的各种电子产品。

        根据上师大调研小组的统计,近50%的儿童在3-5岁期间就已经接触电子产品,而在3岁以前就接触到电子产品的儿童比例也高达36.17%。其中,家长的学历越高,儿童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早。在6-8岁的儿童里,就读于私立小学的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高于就读公立小学的儿童。

        电子产品早龄化

        导致近15%的孩子不爱交流

        调研还显示,电子产品早龄化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了影响,在接受调研的儿童当中,14.89%的孩子出现不爱交流的现象,10.64%的孩子身体疲劳,8.51%的孩子已经近视,剩下4.26%的孩子反应迟钝。

        学前教育专业的陈丁思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她说:“情况比我们想象得更糟糕,有将近80%的孩子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下。在接受调研的家庭中,有46.81%的孩子平均每天花费1小时以上观看iPad、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当我们问孩子‘用iPad做什么’的时候,回答是:‘玩游戏!’”玩游戏的比例占到了82.98%。”

        部分受访家长

        在孩子写作业时玩手机

        在外企工作的李女士是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她坦言,平时带着孩子出去吃饭,手机和iPad就是电子保姆,工作比较忙,也没有时间带孩子去户外活动,“孩子对幼儿园老师说:‘爸爸妈妈很忙,我只有iPad做朋友’,听得我心里很辛酸。”

        在部分家长看来,电子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低龄儿童的“陪伴”需求,家长认为电子产品中的一些益智类游戏也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育和逻辑思维的培养。但是“陪同≠陪伴”。

        在调查中有近四成的家长表示平时会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这其中有近50%的家长会在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玩手机,部分家长强调:“我不是在玩手机,我是在工作。”

        但是孩子们并不这么看,“我妈妈每天用手机看电视剧,玩游戏。”“我爸爸从早晨起来就玩手机。”“我妈妈每天陪我做作业的时候都在玩手机,连做饭的时候都玩手机。”

        [建议家长]

        不要把电子产品当成“天然保姆”

        因此,上海师范大学的“准教师”希望通过和家庭的互动访谈,呼吁家长关注电子产品过度使用带来的亲子关系问题。调研小组建议:家长应该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更应该以身作则,引导孩子理性使用电子产品。千万不要把电子产品当成“天然保姆”,也不要总是把购买电子产品当做奖励。不管生活如何忙碌,请记得提醒孩子抬起头,牵起他们稚嫩的小手,共同感受这个缤纷的世界。不要让“iPad”代替“父母”成为孩子童年的记忆。专注幼儿教育的上海师范大学王燕老师呼吁:“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都应在科技的‘跷跷板’上把握好平衡,为孩子创造真正利于他们身心成长的空间。”

        此外,调研小组还援引专业数据比较了从电视、电脑到手机,屏幕越来越小对视力的危害程度,“长期低头还会引起颈椎酸胀,不利于儿童的脊柱生长发育。”调研小组提醒道。

链接地址:http://app.why.com.cn/epaper/qnb/html/2015-04/09/content_249560.htm?div=-1


媒体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