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教育时报 2014年5月7日 8版 上海高校博物馆巡礼 整版报道
标题:瓷器馆里的“中国美”——走近上海师大博物馆 领略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
记者:荀澄敏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恩格斯说:“野蛮时代的最低级阶段是由制陶术的应用开始的”。确实,我们的祖先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埃及、印度、波斯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陶器。
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文物藏品为主的综合历史类高校博物馆,依托馆藏陶瓷器成立了上海高校瓷器艺术博物馆,该馆分为东、西两个基本常设展厅,东部展厅为书画展,西部展厅为陶瓷展,展出文物共222件(套)。该馆馆长马瑞说:“博物馆大部分藏品于20世纪50年代由历史系主任程应镠借由沈从文先生之力购自故宫博物院,少部分藏品来自于上海市文管会调拨,藏品有陶器、瓷器、青铜器、碑帖、钱币、玉器、书画、唐卡等十余类。”
炼制瓷器 体味乐趣
说起青花瓷,可谓享誉世界。说起陶瓷器的历史,马瑞说:“其实,陶器是人类创造的第一种饮食器。”距今一万多年前,人们因食用螺丝,用泥土捏制成锅碗状的器皿,把螺丝盛放在器皿中烧烤,螺丝熟了,器皿也烧硬了,可是烧制的时间不够,温度也未达到600摄氏度,尚不能称为陶器。因为生活需要,人们便不断提升火与土结合的技艺,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遍布黄河、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址,有红陶、灰陶、彩陶、黑陶、白陶等种类。
“瓷器的土坯则必须是高岭土,也就是含氧化硅和氧化铝较高、而含氧化铁甚低的土,可以称瓷土,是一种矿物。”马瑞解释说,“烧制陶器的温度为800摄氏度~1100摄氏度,而瓷器烧制的温度必需1200摄氏度以上。此外,陶器一般不施釉,而瓷器都施釉。瓷器表面的釉由于在高温焙烧下,同瓷胎的莫来石结合坚固,故产生了均匀的玻化釉层。”
众所周知,宋代最被推崇的五大名窑是:哥窑、汝窑、官窑、钧窑、定窑。在五个名窑中,除了定窑的白瓷有刻花和印花的装饰之外,其他几个窑口的产品都是清一色没有装饰的素面瓷。在火的烧炼中所形成的一种釉表面的龟裂现象,这本来可能是在烧制过程中所出现的缺陷,但陶工们却利用这一缺陷,让其成为一种自然天成的、人工难以控制的趣味无穷的装饰。
“品味”瓷器“看见”历史
一座博物馆的存在不仅是展示,更是让更多人在这里“品味”展品、“看见”历史。
在上海师大瓷器艺术博物馆里展出的展品中,清朝雍正年间制品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梅雀图缸格外珍贵。马瑞介绍说,其青色与红色在色调的选择和匹配上,柔和融洽,淡雅而不俗;其次是画家的绘技高超,用深浅分明的青色表现出奇石、树枝、喜鹊的立体感,用深浅有别的红色描绘成如鲜的梅花; 整幅图画画面上有12只喜鹊,有飞动的,有停落的,有相对而语的……形象各异,栩栩如生。
上海师大博物馆里的展品十分丰富,除了陶瓷器,清代莲花手观音唐卡也让人流连忘返。“唐卡绘画艺术是西藏文化的奇葩,千余年来影响深远。这幅莲花手观音唐卡,品相极佳,内容丰富,画面上观音神态安详,栩栩如生。”马瑞介绍说,其实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即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
文化代言 加强交流
博物馆是一扇文化窗口,承担着收藏、保护、研究、教育的职能。
自建馆以来,上海师大博物馆一直坚持举办展览活动,通过“引进来”的展览活动丰富全校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这其中包括文物藏品、民俗、照片等内容,同时也有加强与其他博物馆和国外高校的联系与合作的结果,比如《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彩陶文化遗物展》、《“维扬宝阁”珍藏宋瓷特展》、《“芳林新叶”秋石印社25周年成果回顾展》等等。
清粉彩人物故事套杯
藏品-唐卡上师应供图
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梅雀纹缸
景德镇窑粉彩百蝠云纹瓶
■参观小贴士地址:桂林路100号上海师范大学文苑楼四楼开放时间:周一至周六8:00~16:30(国定假日、寒暑假不开放)票价:免费公交:43、131、224、712、732、732B、763、764、830、909、946及沪莘线、上朱线、上嘉线
链接地址:
http://bk.shedunews.com/dfjysb/html/2014-05/07/content_25662.htm
标题:瓷器馆里的“中国美”——走近上海师大博物馆 领略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
记者:荀澄敏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恩格斯说:“野蛮时代的最低级阶段是由制陶术的应用开始的”。确实,我们的祖先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埃及、印度、波斯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陶器。
上海师范大学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文物藏品为主的综合历史类高校博物馆,依托馆藏陶瓷器成立了上海高校瓷器艺术博物馆,该馆分为东、西两个基本常设展厅,东部展厅为书画展,西部展厅为陶瓷展,展出文物共222件(套)。该馆馆长马瑞说:“博物馆大部分藏品于20世纪50年代由历史系主任程应镠借由沈从文先生之力购自故宫博物院,少部分藏品来自于上海市文管会调拨,藏品有陶器、瓷器、青铜器、碑帖、钱币、玉器、书画、唐卡等十余类。”
炼制瓷器 体味乐趣
说起青花瓷,可谓享誉世界。说起陶瓷器的历史,马瑞说:“其实,陶器是人类创造的第一种饮食器。”距今一万多年前,人们因食用螺丝,用泥土捏制成锅碗状的器皿,把螺丝盛放在器皿中烧烤,螺丝熟了,器皿也烧硬了,可是烧制的时间不够,温度也未达到600摄氏度,尚不能称为陶器。因为生活需要,人们便不断提升火与土结合的技艺,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遍布黄河、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址,有红陶、灰陶、彩陶、黑陶、白陶等种类。
“瓷器的土坯则必须是高岭土,也就是含氧化硅和氧化铝较高、而含氧化铁甚低的土,可以称瓷土,是一种矿物。”马瑞解释说,“烧制陶器的温度为800摄氏度~1100摄氏度,而瓷器烧制的温度必需1200摄氏度以上。此外,陶器一般不施釉,而瓷器都施釉。瓷器表面的釉由于在高温焙烧下,同瓷胎的莫来石结合坚固,故产生了均匀的玻化釉层。”
众所周知,宋代最被推崇的五大名窑是:哥窑、汝窑、官窑、钧窑、定窑。在五个名窑中,除了定窑的白瓷有刻花和印花的装饰之外,其他几个窑口的产品都是清一色没有装饰的素面瓷。在火的烧炼中所形成的一种釉表面的龟裂现象,这本来可能是在烧制过程中所出现的缺陷,但陶工们却利用这一缺陷,让其成为一种自然天成的、人工难以控制的趣味无穷的装饰。
“品味”瓷器“看见”历史
一座博物馆的存在不仅是展示,更是让更多人在这里“品味”展品、“看见”历史。
在上海师大瓷器艺术博物馆里展出的展品中,清朝雍正年间制品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梅雀图缸格外珍贵。马瑞介绍说,其青色与红色在色调的选择和匹配上,柔和融洽,淡雅而不俗;其次是画家的绘技高超,用深浅分明的青色表现出奇石、树枝、喜鹊的立体感,用深浅有别的红色描绘成如鲜的梅花; 整幅图画画面上有12只喜鹊,有飞动的,有停落的,有相对而语的……形象各异,栩栩如生。
上海师大博物馆里的展品十分丰富,除了陶瓷器,清代莲花手观音唐卡也让人流连忘返。“唐卡绘画艺术是西藏文化的奇葩,千余年来影响深远。这幅莲花手观音唐卡,品相极佳,内容丰富,画面上观音神态安详,栩栩如生。”马瑞介绍说,其实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即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
文化代言 加强交流
博物馆是一扇文化窗口,承担着收藏、保护、研究、教育的职能。
自建馆以来,上海师大博物馆一直坚持举办展览活动,通过“引进来”的展览活动丰富全校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这其中包括文物藏品、民俗、照片等内容,同时也有加强与其他博物馆和国外高校的联系与合作的结果,比如《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彩陶文化遗物展》、《“维扬宝阁”珍藏宋瓷特展》、《“芳林新叶”秋石印社25周年成果回顾展》等等。
清粉彩人物故事套杯
藏品-唐卡上师应供图
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梅雀纹缸
景德镇窑粉彩百蝠云纹瓶
■参观小贴士地址:桂林路100号上海师范大学文苑楼四楼开放时间:周一至周六8:00~16:30(国定假日、寒暑假不开放)票价:免费公交:43、131、224、712、732、732B、763、764、830、909、946及沪莘线、上朱线、上嘉线
链接地址:
http://bk.shedunews.com/dfjysb/html/2014-05/07/content_256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