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年6月11日
标题:沪上三大红色场馆馆长为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党员讲授党史专题
记者:查建国 夏立 陈炼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6月9日,沪上三大红色场馆馆长齐聚云端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员讲授党史专题。
上海市委讲师团“四史”专家宣讲团成员、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徐明,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上海师范大学政教系校友朱胤,中共四大纪念馆馆长童科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分别聚焦建党初期我们党在上海召开的三次党代会历史意义、历史成就,运用大量史料,明确“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所在,是一座光荣之城”,帮助青年学生党员深刻领悟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徐明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他如数家珍地介绍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毛泽东在上海茂名路旧居、中央军委机关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以及老渔阳里6号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所在地等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鼓励青年学生坚持实践与研究相结合,在“四史”学习中利用好沪上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
朱胤分享了“中共二大诞生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贡献,围绕“为什么要学党史”“党章的发展历程”等话题,深刻阐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的真理性。他提出,党章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党史。做一名有信仰的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会我们党建党以来一脉相承的初心和使命。
童科从近代中国、近代上海和近代上海虹口的历史脉络梳理中,聚焦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成就,解码顶天立地、力量之源的红色基因。他在发言中提出了“如何实现党史学习与开展党建相融合”“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问题,并结合“四史”学习如何创新平台等具体问题逐一展开。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党员束晓冬在课后表示,三大红色场馆馆长为我们呈现了党史与思政课的精彩碰撞。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信仰的火花,使自己的党性得到进一步锤炼,专业自信更加坚定。
上海师范大学下阶段工作将继续把“四史”学习作为党员教育的重点工作来开展,引导青年党员深入了解“四史”教育的历史意义与精神内涵,做到厘清历史脉络,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坚定政治信仰,不断加深对党的初心使命的感悟;践行历史精神,自觉担当时代责任。
链接地址:http://www.cssn.cn/gd/gd_rwhd/gd_zxjl_1650/202006/t20200611_5141941.shtml?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