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心理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在我校举行

发布者:新闻中心作者:发布时间:2025-11-17浏览次数:196


11月15日,上海市心理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在我校徐汇校区举行。本次大会由上海市心理学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承办。会议以“数智时代心理服务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号召,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背景下科技赋能心理服务的创新模式与实践方向。

来自上海市心理学会各专委会、工作委员会和成员单位、多所高校与科研院所,以及多家心理服务与应用领域机构的六百余名会员代表、专家学者、青年研究人员和业界精英汇聚上海师大,共同围绕大会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大会开幕式在东部音乐厅举行。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曹光明,上海市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李其维,上海市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卢家楣,中国心理学会前任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苏彦捷,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周晓林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浙江大学心理学科带头人沈模卫教授,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大会主席庞维国教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桑标教授,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李先春教授、刘俊升教授、刘永芳教授、唐宁玉教授、周成林教授、周楚教授,上海市心理学会监事长陈增堂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石文典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李丹教授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

曹光明代表上海师范大学致欢迎辞,向全体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上海师范大学作为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市属重点大学,心理学科底蕴深厚、传承悠久。2023年心理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学校心理学科建设迈入体系化、集成化发展的新阶段。本次年会以“数智时代心理服务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契合新时代科技变革趋势。他期望广大心理学工作者把握时代机遇,积极探索科技赋能心理服务的新路径,为构建覆盖全人群、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最后,他代表学校感谢上海市心理学会及与会专家对上海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科建设的长期支持。

中国心理学会前任理事长苏彦捷教授代表中国心理学会致辞。她首先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回顾了与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深厚渊源,对心理学院成立以来取得的快速发展给予高度肯定。苏彦捷教授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心理学应更加积极地回应社会期望,从“高高在上”的姿态转向提供“沉浸式”的心理服务,切实回应社会需求。本次年会以“数智时代心理服务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具有重要意义。她期待与会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共同推动心理学在发挥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学科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周晓林教授致辞。周晓林教授强调心理学正处于关键转型期,他郑重呼吁“改造我们的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学科性质应在兼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入工程思维,以增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同时,他充分肯定了近年来上海及全国心理学人才培养规模的显著提升,并呼吁上海市心理学会搭建更多高水平学术平台,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心理学在数量与质量上取得更大进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

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庞维国教授致辞。庞维国教授首先代表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向中国心理学会、各兄弟省市学会、心理学界前辈及上海师范大学会务团队致以诚挚感谢。他指出,过去一年上海的心理学事业在教师心理健康服务、国家标准制定、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学科影响力不断提升。面对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他强调心理学界需进一步强化工程思维,拓展与智能科技深度融合的能力。庞理事长期待与会代表围绕人工智能相关议题充分交流,共同推动心理学事业实现创新发展。


大会执行主席、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蔡丹主持开幕式。本次学术年会包括3场主旨报告和52场分论坛报告,围绕心理学在数智时代的发展趋势,以扎实的实证研究、跨学科方法和多维应用场景为支点,系统呈现了心理学科在理论深化、技术融合与实践创新方面的最新进展。

主旨报告由上海体育大学周成林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叶旭春教授分别主持。

 浙江大学沈模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刘俊升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罗俊龙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智能时代的工业心理学》《人际情绪调节的发展与儿童青少年心理适应》《创造力培养:神经机制、发展轨迹与AI协同》的报告。三位专家共同展示了心理学研究在技术革新与社会变迁中的多维回应,既关注智能技术带来的新问题与新场景,也强调心理学自身的人文关怀与科学基础,为探索面向未来的心理服务模式提供了重要启示。

  

本次年会共设置了学校与教育心理、发展与家庭心理、人工智能与基础心理、人格与积极心理、管理与应用心理、临床与咨询心理、艺术治疗、基础教育心理健康8个分论坛。各分论坛聚焦数智时代心理服务核心议题,覆盖多领域深度探讨与经验碰撞,现场交流热烈、思维火花频现。活动有效整合学界研究与一线实践成果,深入探索心理服务的创新路径,为心理学科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





大会闭幕式暨先进工作者颁奖仪式由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李丹教授主持。

25个单位的57名教师被评选为“2024—2025年度上海市心理学会先进工作者”,26个单位的32名教师被评为“2024—2025年度上海市心理学会优秀教师”,9个专业(工作)委员会被评选为“2024—2025年度上海市心理学会先进集体”。



最后,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带头人石文典教授讲话,并宣布大会圆满结束。

本次年会以“数智时代心理服务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围绕心理服务在智能化进程中的理论重构、方法革新与体系转型展开深入研讨。分论坛议题各有侧重,同时共同指向对心理服务未来形态的持续思考。相关研究的深化与跨领域合作将持续推进,以更好回应数智时代背景下心理服务的新情境与新命题。


(供稿、摄影:心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