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博物馆运行与管理创新发展学术论坛

发布者:新闻中心作者:发布时间:2025-11-04浏览次数:476

10月31日,“博物馆运行与管理创新发展学术论坛”在徐汇校区会议中心2号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由我校、中共一大纪念馆和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主办,我校旅游学院会展与经济管理学院、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我校党委副书记、上海旅专党委书记刘晓敏,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周群华,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委员、副馆长周峥,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陆建松,旅游学院副院长、上海旅专副校长张宏梅以及博物馆相关专业学者、行业专家、各高校骨干教师、博士生等50余人参加会议。开幕式由会展与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杨芳主持。

刘晓敏在致辞中对莅临活动的领导和嘉宾表示衷心感谢。他谈到,上海正在实施以“重服务、强贡献”为导向的高校综合改革,上海师范大学始终秉持“做强师范、做优学科、协同支撑、创建一流”的基本原则,面向基础教育、先进制造业、文化产业、城市治理等四大行业产业,深入实施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综合改革;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立足“面向国际、依托行业、服务产业”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服务文旅商体展和创意经济发展,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扎实推进“政校行企”协同合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此次两校与中共一大纪念馆的深度联动,是一次“学术基因”与“文化载体”的深度融合,为博物馆从“静态陈列”转向“动态传播”、从“单向输出”转向“互动体验”提供核心动力。希望以论坛为契机、以专业为纽带、以协同育人为目标,馆校双方能共同探索博物馆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为实现“世界博物馆强国”建设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 

 

薛峰首先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详细介绍了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基本情况。他谈到,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调研时曾指出,要用好一大会址等红色资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因此,中共一大纪念馆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基地,始终致力于将这座红色殿堂蕴含的丰富资源转化为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围绕“互联互通,共筑育人实践平台”“科研协同,共促理论体系深化”“守正创新,共拓思政教育赋能”等方向积极探索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馆校合作、协同育人的创新机制和完善体系。结合未来发展愿景,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强化需求导向,构建项目化运行机制;二是要释放数字赋能,打造立体化传播矩阵;三是要深化队伍建设,健全常态化成果转化。

后,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周峥和会展与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承云代表双方签署馆校合作共建协议。 

论坛主旨报告由张宏梅主持。特邀专家陆建松、周群华、周峥和王爽分别以《加强博物馆以史育人的使命担当》《与时代同行: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中共一大纪念馆红色研学的实践与探索》和《从故事场景到价值共创:关于博物馆运营创新路径与人才培养的思考》为题开展分享交流。

 

 

下午,参会领导、嘉宾和教师代表前往中共一大纪念馆参加原创微电影《宣誓,传薪之火!》点映礼,共同见证红色薪火跨越时空、代代相传的力量。

此次“博物馆运行与管理创新发展学术论坛”既是一场聚焦行业发展、碰撞思想火花的学术之约,也是一次探索博物馆运行管理创新路径、深化馆校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学校将紧扣改革方向和发展目标,不断夯实馆校共建基础,全面实现多方携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博物馆业态创新、高质量专业人才培养等提供智力支持。


(供稿、摄影: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