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讲活“初心之地”党的故事,上海师大发布百支学生队伍红色大寻访任务书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1-04-22浏览次数:105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4月22日

标题:讲活“初心之地”党的故事,上海师大发布百支学生队伍红色大寻访任务书

记者:曹继军 于雯欣


“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惊奇/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伴随着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学生们的快闪诵读,4月21日下午,“永远跟党走”——上海师范大学“初心之地学党史”百支学生队伍红色大寻访任务书发布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内举办。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葛卫华在发布会上和师生代表共同发布百支学生红色大寻访任务书,勉励青年学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红色寻访中不断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之力。

3月以来,上海师大依托苏智良教授及其团队历时十年的研究成果《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纪录》,组建百支红色大寻访学生队伍,用好研究成果,用活红色资源,讲好诞生地故事,精心设计推出“建党的旅途”“共青团的足迹”“荣耀的召唤”“思想的光辉”“隐蔽的战线”“永恒的凝望”“文学的繁荣”“创刊的历程”“奋进的歌声”“工人的力量”十条红色寻访线路,开发了生动活泼、贴近实际、更具青年味的党史学习教育相关微课程,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大力唱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活动现场,几位青年学生也汇报分享了自己参与寻访的成果。其中,人文学院倪卿同学和她的团队寻访了新渔阳里6号与老渔阳里2号,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惊喜地得知原来在一百年前新老渔阳里之间曾经有一条“马克思主义小道”(又称“共产主义小道”)。倪卿同学一边讲述带领团队寻访的感悟,一边根据寻访初步成果提出倡议:“是否可以打通马克思主义小道,保护好一百年前这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小道?”

“老渔阳里2号的朋友圈有1920年6月第二次从北京到上海的毛泽东,有在此会见陈独秀后加入上海共产主义研究小组的林伯渠,有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沈雁冰……新渔阳里6号的青年团有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等……”发布会后,苏智良教授以《初心之地渔阳里:老渔阳里的朋友圈,新渔阳里的青年团》为题作了专题报告,以丰富的史实、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法租界西门区与渔阳里街区的背景情况,讲述了渔阳里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孕育之地的党史故事,阐述了对进一步保护渔阳里的思考,并且肯定了之前倪卿同学提出的倡议。“同学们,配合着书去这些红色纪念地实地看看,一定会有很深的体会。”苏智良教授这样鼓励青年学生。

据悉,活动当天,上师大青年学生、上师大附属学校的中小学生等超20万人次通过收看网络直播形式,在线“打卡”收看了苏智良教授的专题报告和师大青年大学生的寻访分享。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上海师大注重发挥学科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准确把握青年特点,贴近青年需求,用活红色资源,讲好党史故事,走进课堂、学生生活园区等校内场所和广阔的社会大课堂,积极组织开展“青春对话信仰”百名青马工程学员采访党员校友、“学百年党史 读红色经典”**等特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学习践行中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


链接地址:https://wap.gmdaily.cn/article/79d7ffdd73aa47ec82295d7d998840e4


媒体视野